中新社国是直通车专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研究员郭丽岩,就上述问题进行分析。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国稳物价成效显著
国是直通车:当前,全球性通胀越发严峻,尤其发达经济体通胀粘性特征愈发明显。在您看来,当前国内外物价运行水平有何不同?与国外相比,中国稳物价的成绩如何?
郭丽岩:在美欧等经济体通胀“高烧不退”的背景下,中国持续稳定物价运行的努力与成效令全球瞩目。1-11月份,中国CPI同比上涨2%,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一直在1%左右的相对低位。
中国能够维持相对较低且基本稳定的物价水平,在当前是十分难得的宏观经济治理绩效,这与美欧等经济体陷入高通胀甚至是恶性通胀形成鲜明对比。
今年以来,美欧等经济体的CPI连创40年来的历史新高,虽然近期有所回落,但美国、英国、欧元区11月份CPI仍在7.1%、10.7%、10%的高位运行。此外,土耳其、阿根廷等新兴市场经济体更是出现了持续的恶性通胀。
国是直通车:今年以来,中国在保供稳价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绩?
郭丽岩:中国之所以能够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主要原因和经验,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粮食、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大保供稳价工作力度,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首先是重要民生商品的保供稳价,不断完善价格调控机制。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地方工作主动性。在提升本地自主保障能力的同时,促进产销衔接,强化主产区和主销区之跨区合作,共担保供稳价责任。产地采购、道路运输、终端配送各环节保通保畅。健全成品粮油、猪肉、北方城市冬春耐储蔬菜等储备并充实在库,增强储备调节能力。例如,9月份以来,连续多批次投放中央猪肉储备,并指导地方同步加大投放,促进价格向合理区间回归。
其次是基础能源的保供稳价,立足国情,以煤炭为“锚”,构建保供稳价体系,有序释放煤炭优质产能,健全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完善煤电价格形成机制,强化市场预期管理,压实各部门、地方和企业保供稳价责任,有力维护了能源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此外,今年阶段性调整价格补贴联动机制,降低启动条件,扩大保障范围,1-11月份,各地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50亿元左右,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国是直通车:在您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内,影响中国物价波动的国内外因素有哪些?
郭丽岩:客观而言,中国在稳物价方面也面临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主要是外部输入性压力。
尽管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但部分品种仍在高位波动。乌克兰危机仍在发酵,国际流动性环境发生变化,主要经济体利率、汇率变化快,国际市场部分区域能源、粮食等供应缺口仍然较大,各种扰动因素交叠,供求基本面偏紧甚至供求错配的个别品种仍有阶段性反弹空间。此外,受不利天气影响,蔬菜等食品价格可能出现阶段性波动。
中国稳物价底气能力增强
国是直通车:考虑到上述因素,您认为如何预防这些潜在冲击,防止未来物价发生大幅波动?今年中国物价整体水平将如何?能否有效控制通胀?
郭丽岩:针对上述挑战,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增强全链条全过程防范市场价格异常波动风险的能力。
就输入性因素而言,密切跟踪监测预警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动向与价格走势。尤其是强化对国际油气、粮食、黑色和有色金属等价格异常波动的预警,加强对国内外主要期货和现货市场供求关系的联动分析,从而为国内分类施策和精准调控夯实基础。
就不利天气等突发事件而言,提升预警灵敏度和应急处置能力,压实“产供储销”全链条联动责任,强化跨区调运和余缺互济,协同运用各级各类储备进行更加精准的市场化调节。
总体上看,当前稳定物价总水平的基础坚实,今年能够实现3%左右的年度CPI预期目标,展望明年,稳物价的底气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首先,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产业体系韧性足,市场潜力空间大,能够对冲和化解不利冲击。
其次是中国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强刺激,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和更高质量的支持。
特别是粮油肉蛋奶蔬果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调控机制不断完善,调控能力不断提升,有底气、有能力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美国航空系统一个月“崩溃”两次,暴露“巨大弱点”****** 中新网1月12日电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当地时间11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系统出现故障,一度暂停美国境内航班起飞。虽然后续解除暂停措施,但导致上万架次航班受到影响。 美媒报道称,这是美国航空系统一个月以来第二次“崩溃”,暴露出美国航空业系统老化、人员不足等重大问题。 2023年1月11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系统出现故障,一度暂停美国境内航班起飞。图为盐湖城国际机场的旅客。上万航班受影响,因一个数据库文件损坏? 据报道,11日早间,FAA宣布空中任务通知系统发生故障,并短暂停止美国境内航班起飞。当日9时左右,暂停起飞措施解除,但由于持续拥堵,航空公司继续推迟或取消航班。 CNN援引航班信息追踪网站FlightAware数据称,截至美国东部时间11日18时,已有9500多架次航班被延误,超过1300架次航班被取消。 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发表声明说,美国总统拜登已经听取关于空中任务通知系统出现故障的汇报,目前没有证据显示这是一次网络攻击。 FAA在11日晚间发布的声明中承认,初步调查发现故障是由“一个损坏的数据库文件”造成的,并表示将进一步彻查事故原因,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再次出现航班中断。 另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参议院商务委员会主席、民主党人坎特韦尔表示,该委员会将就此次计算机系统中断原因展开调查。坎特韦尔称,“公众需要一个有弹性的航空运输系统”。 一个月内两次,事故“不可原谅” 报道指出,此次大规模停飞是美国航空业在不到一个月内遭遇的第二次重大事故。 2022年底,因遭遇超强寒潮和系统老化等原因,美国西南航空一周内取消了近1.6万个航班,大量乘客受到影响,航空公司还在退款问题上与乘客僵持不下。 美国交通部长当时表示,西南航空大规模航班取消已经不是天气导致的事件,而是西南航空公司内部的“系统性失败”。 而在此次大规模停飞事故后,美国更是出现了不少要求航空系统升级的声音。 经历了两次停飞的旅客表示,“遇到天气问题很常见,但我从未经历过影响整个国家的大规模(航班)取消。” 美国旅游协会总裁和首席执行官弗里曼表示,“此次FAA灾难性的系统故障清楚地表明,美国的交通网络迫切需要重大升级。” 美国众议院交通和基础设施委员会主席格雷夫斯则称,这两次事故“不可原谅”,凸显了“美国航空运输系统的巨大弱点”。他认为,FAA人手严重短缺,“联邦航空局不是自动运行的——整个机构的各个职位上都需要有熟练、专注且固定的领导层,从局长办公室开始。” CNN报道称,FAA目前在没有常任领导者的情况下运作。美国总统拜登提名的该组织负责人菲利普·华盛顿不但因有限的航空经验受到共和党人质疑,还曾在与洛杉矶政治腐败调查有关的搜查令中被提及。拜登近期再次提名此人,并表明了政府对他的支持。
|